历史上的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 1929年 > 6月1日 > 孙中山灵柩由北平移至南京中山陵

孙中山灵柩由北平移至南京中山陵 - 1929年6月1日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东峰小茅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奉安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遗体安置在北京碧云寺内。孙中山曾嘱辞世后愿“归葬紫金山”,1926年6月1日,国民政府在钟山第二峰茅山南麓开工修建陵墓,至今春完工,4月23日,国民政府派何应钦为总理奉安迎柩总指挥。5月26日,孙中山灵枢扶入灵车。由北平南移。28日,灵柩抵达南京。停灵公祭至31日结束。
    1929年6月1日,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举行奉安大典,灵柩由其夫人宋庆龄和子孙科及党政要人护入墓室。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公祭,并通令全国停止工作及交通3分钟,以示哀悼。
    整个墓区平面如铎形,取“木铎警世”之意。钟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 - 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三门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中山陵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级台阶。在台阶上致放有各种铜鼎,其中几个被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军队的炮弹打中,留下很深的凹洞。
    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书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分书“民族”、“民权”、“民生”。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一座,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殿堂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六月份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