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 1997年 > 7月1日 > 英国结束对香港150多年殖民地统治

英国结束对香港150多年殖民地统治 - 1997年7月1日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不久,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战转向主和,派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1841年1月琦善与义律在清廷与英国政府不知情下草拟《穿鼻草约》,并于1月20日由义律发出《给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称他和琦善之间“达成了初步协议”,其中包含“把香港岛和海港割让给英国”,及后于香港仔登陆,从蜑民陈群口中得知“Hong Kong”的名称,并沿用致今。但由于清廷及英国政经界分别认为“有辱国体”及获利太少,故双方不承认《穿鼻草约》的存在。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英帝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才正式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即英法联军之役)再败给英法联军,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铁丝网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但九龙寨城除外,租期99年。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
    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后,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中方无意收回香港主权,也不干预国民政府军民在香港的活动,用以换取英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
    1970年代初期,由于新界土地契约的问题,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虑香港前途的问题。英国政府曾经多次要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延续新界的租约,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拒绝。在1980年代初,英国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权”及“治权”,前者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但英国仍保留治权。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北京提出这个方针,打算延续对香港的管治,但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强烈反对及绝不让步,不过表示可以让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因中方对收回香港立场强硬,期间香港的楼价、股票及港元汇价持续急挫,更于1983年9月出现港元危机,港元兑美元由1982年约6港元跌至9.6港元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为挽救香港金融体系,港英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公布联系汇率制度,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此后联系汇率制度一直实行至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英国需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的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香港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香港正式结束英国150多年的殖民管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董建华为首任行政长官。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以全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普选问题的决定》决定了香港可以于2017年普选产生行政长官,另外可以于2020年普选立法会。


七月份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